美东时间3月10日,世界债权创投先锋、被无数国家金融界信奉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灯塔”——美国硅谷银行宣布破产。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发布声明,美国加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DFPI)宣布关闭美国硅谷银行,并任命FDIC为破产管理人。
作为一家为一级市场创投圈服务的“科技型银行”,成立于1983年的硅谷银行虽然只有40年的 “行龄”,但乘着科技驱动生产力的普遍认知一路扶摇直上。据了解,截至2022年12月31日,硅谷银行总资产约为2090亿美元,总存款约为1754亿美元。
近两日,硅谷银行破产事件在国内金融圈引发热议,其核心问题基本达成共识,即投资资金错配引发的流动性不足,单一客户比例过大产生系统性风险,最后美联储加息直接点燃引线。
友渡智库专家认为,该银行破产事件并不会引发美国银行界的集体挤兑恐慌,更不会波及世界造成类似于08年次贷危机的广泛影响,更加不会对我国的金融生态产生任何实质性影响。以下是友渡智库研究团对此次事件的几点看法。
中美关系紧张引发的“崩坏事件”
自美国于70年代宣布与美金与黄金脱钩,将石油作为锚定价值开始,全球化便是历史的必然,中美双方在此世界格局下在各自的生态位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直到奥巴马政府提出“重返亚太战略”开始,中美关系慢慢出现裂痕。
友渡智库专家认为,此次硅谷银行破产事件,与中美关系紧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美及其他国家科创企业流动性不充分,是造成的美国科创企业市值缩水的诱因之一,进而引发居于此生态位关键环节的“崩坏事件”。
不要过于依赖大环境
美联储的加息并不是最新政策,这一轮加息周期的起点是去年初为抵制疫情引发的高企通胀,加息政策增加了银行的负债成本,但硅谷银行在吃到了疫情红利(疫情前两年美联储放水产生了大量来自风投和创业公司的低息存款)后,并未意识到潜在风险,甚至还选择了他们以为最擅长的长短期错配应对此轮加息周期。
“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
友渡智库研究团认为,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并不指硅谷银行的负债业务,而是资产端业务(即贷款业务)。硅谷银行靠扶植科技企业起家,但“成也特色败也特色”,业务集中化造成的结果必然是抵御风险能力的急剧下降。假使硅谷银行有一半的资产端业务来自零售、餐饮等高周转高现金流的行业,那必然不会出现这次问题。
总而言之,此次硅谷银行破产事件并不会对我国的金融生态产生任何实质性影响,未来最大的价值也仅是金融行业内部的警示案例。